一、单项选择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要求教师“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些要求比较明显地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
A. 爱岗敬业
B. 教书育人
C. 关爱学生
D. 为人师表
2.学前儿童先学会走、跑、跳,后学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
A. 整体局部规律
B. 首尾规律
C. 远近规律
D. 大小规律
3.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属于【】
A. 结构游戏
B. 表演游戏
C. 角色游戏
D. 智力游戏
4.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和技能,这种情况皮亚杰称之为【】
A. 同化
B. 顺应
C. 平衡
D. 协调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的教师专业权利的是【】
A. 领导与管理学生的权利
B. 从事科研和研讨的权利
C. 开展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D. 参加进修和培训的权利
6.国家教委正式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是在【】年。
A. 1879
B. 1989
C. 1996
D. 1997
7.下列系统中,在婴幼儿和童年阶段几乎没有什么发展的系统为【】
A. 神经系统
B. 运动系统
C. 泌尿系统
D. 生殖系统
8.肺炎是学前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是以【】季节多发。
A. 夏秋
B. 冬春
C. 春秋
D. 夏冬
9.充分考虑幼儿之间“智力类型”的差异体现了【】
A. 科学发展性原则
B. 思想教育性原则
C. 趣味直观性原则
D. 主体活动性原则
10.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是做好家长工作的重要前提。
A. 密切双方的联系沟通
B. 积极宣传指导
C. 为家长提供有效服务
D. 争取家长的支持
11.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我国首次【】,使幼教工作有了全面统一的领导。
A. 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幼儿教育处
B. 在初等教育司下设学前教育处
C. 设立学前教育司
D. 设立幼儿教育司
12.学前教育工作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A. 教师与儿童的关系
B.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C. 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D. 家长与儿童的关系
13.毛毛对小朋友说:“昨天爸爸带我去动物园了。”其实他爸爸、妈妈计划近期带他去一次动物园。他的说谎行为属于【】
A. 分不清事实与想象的说谎
B. 夸耀式说谎
C. 掩盖式说谎
D. 模仿式说谎
14.在挑选教师时,只看重外在的、技能技巧方面的因素,而忽视对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的科学性的选择,体现了【】
A. 选人方面的片面性
B. 选人标准的偏差性
C. 录用人选的绝对性
D. 选人态度的错误性
15.幼儿的知识结构建立在【】基础之上。
A. 幼儿的思维能力
B. 幼儿的感性经验
C. 知识的系统化
D. 科学性
16.教师与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相互交流、彼此接纳、彼此认识和理解,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活动使彼此的精神相遇,使彼此的心灵沟通、相互激发。上述体现的是师幼关系类型中的【】关系。
A. “主—客体”
B. “主导—主体”
C. 互主体
D. 双主体
17.下列关于幼儿教师角色定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儿童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
B. 是幼儿学习的指挥者
C. 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
D. 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
18.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 抓握反射
B. 伸手能抓到东西
C. 手的无意识性抚摸
D. 无意的触觉活动
19.1986年,美国幼儿教育协会针对“小学化”倾向极力提倡【】
A. 独立性原则
B. 发展适宜性原则
C. 保教结合原则
D. 综合性原则
20.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
A. 幼儿园创收
B. 补偿教育
C. 增加幼儿园知名度
D. 服务社会
21.下列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中,属于不良行为习惯的是【】
A. 任性
B. 咬手指
C. 强迫行为
D. 过分敏感
22.幼儿园的【】是指教师或园长与幼儿家长联系沟通,提供育儿支援,家园双方相互结合,共同保育教育幼儿。
A. 社会工作
B. 家长工作
C. 教育工作
D. 管理工作
23.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是体现了【】原则。
A. 幼儿参与性
B. 发展适宜性
C. 开放性
D. 环境与教育目的一致性
24.关于我国幼儿园的上课时间和次数的一般安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班每天1节,10—15分钟
B. 中班每天2节,20—25分钟
C. 大班每天2节,25—30分钟
D. 大班末期可适当延长15分钟
25.儿童从会算“二个苹果加三个苹果等于五个苹果”,上升到“2+3=5”的思维变化,体现的发展趋势是【】
A. 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
B. 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
C. 从发散思维到辐合思维
D. 从常规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
......
参考答案更多资料请联系QQ/微信:10620696